南友高速生态景观。栗娅 黄书考 摄
崇左讯 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南友高速”)自2005年通车以来,在广西湿热气候和重载交通的双重考验下,在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崇左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南友分公司(以下简称“崇左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精心管护下,创造了20年无大修的行业奇迹。在这条全长180公里的交通动脉上,崇左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以“三精六最”“精管细养”为核心理念,先后荣获“养护管理示范路”“绿化景观示范路”等多项荣誉,被誉为“南国疆门第一路”。
科技赋能,路面“逆生长”。南友高速主线路面采用多层沥青混凝土结构,通过创新养护技术实现长效耐久,累计实施320.8公里AC-8型超薄磨耗层,厚度2.0cm,大大提升抗滑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等工艺,并主动试验储备了多种预防性技术,实现1小时快速开放交通;依托智能监测系统,路面技术状况指数(MQI)持续保持在96以上,优良路率连续20年达100%。
专业护航,桥梁“全周期管理”。面对全线110座桥梁、6269.73延米的管养挑战,崇左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建立了专业化养护体系,构建三维立体巡检体系——“鹰眼”无人机高空巡检捕捉桥梁表面的细微损伤和缺陷,“变形金刚”桥梁检测车精准扫描梁体状况,“火眼金睛”人工踏勘不放过每个结构病害;全年开展经常性检查检测超1000座次,建立“一桥一档”电子档案实时更新,全线桥梁100%保持在一二类状态;桥梁专班科创项目取得3项国家专利,研发的泄水孔防堵地漏彻底解决了桥面积水问题。
生态融合,打造“绿色长廊”。崇左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将生态理念贯穿养护全过程,塑造了“车在画中行”的景观效果,中央分隔带采用“柱形小叶榕+球型大红花朱槿”组合,定期机械修剪成艺术造型,防眩效果提升60%;边坡种植绿化率100%,水土流失减少90%,沿线路侧种植崇左市市花——红木棉,形成独特的“花廊”景观;创新“废料再生”模式使材料循环利用率达95%,彰显绿色养护理念。通车20年来,南友高速先后获评“全国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广西最美高速”,成为行业“生态养护”的教科书。
创新引领,输出“南友标准”。20年来,崇左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对南友高速的运营和创新管护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自主研发AC-8型超薄磨耗层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目前在广西区内约800公里高速公路推广使用;创新的集约化施工模式实现“一次封道全面养护”目标,极大提升效率和行车舒适度;累计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发表专业论文17篇,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编制地方及团体标准,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
在这条连接中国和东盟的“黄金走廊”上,崇左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用20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三精六最”的养护智慧,为中国高速公路养护事业树立了标杆。
(岳新明 黄金祯 赵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